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39    次浏览
—在这里认识焦作,读懂覃怀— 2014年广东“傅家拳同学会寻根拜祖访问团“马坡之行(杨帆摄)地处豫西北的河南沁阳市,有着深厚的武术文化,北部太行山的太行陉,为豫西北经济、军事要道,历代兵家必争,商旅行人首选。这种环境使得沁阳人民自古有尚武精神,百姓为了保家护院,其中马坡八卦掌就是传承下来的主要拳种之一。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,马坡八卦掌于2011年12月19日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一、马坡八卦掌的渊源马坡村位于沁阳城北的沁河南岸,该村村民自古尚武习文,传统武术底蕴深厚,是覃怀大地著名的武术之乡。明隆庆年间,少林寺曹洞宗二十五代传法宗师松谷到马坡龙岗寺任住持,将少林拳传给村民,后马坡人习武成风。八卦掌起源众说纷纭,至今学术界未有统一认识,有说是八卦教所传八卦拳,有说源于道家法门“转天尊”,有说起源于“八番拳”和“洪拳”,也有说是董海川革新八卦拳而成,等等。不管八卦掌是否是董海川所创,但无疑董海川是八卦掌传承中重要一环。董海川,河北文安县人,为清道光至光绪年间的著名武师,生前游历名山大川,学于黄冠,后创八卦掌。1856年,董海川到北京肃王府当差,遂传拳于北京。董海川善于传拳,因人而教,弟子们流派纷呈,著名的有五派,即以尹福为代表的尹派、以程廷华为代表的程派、以梁振普为代表的梁派,以史计栋为代表的梁派和以张占魁为代表的张派。马坡八卦掌第一代宗师贾凤鸣出自梁派,是梁振普的得意门生。贾凤鸣在传统八卦掌的基础上,融入道家养生、健身、防身术,独创推、带、领、搬、拦、截、扣、捉、拿、勾、打、封、闭、闪、展等15法,能进能退,能化能生,虚实结合,变化无穷。清光绪六年(1880),身为北京名盛镖局镖师的贾凤鸣,护送身在北京的黄大人到怀庆府(今河南沁阳)衙门任职,之后留在了河内县。当时,河内县沿沁河一带匪患严重,马坡村著名绅士张栋文为了保护自己的家院及马坡村百姓的安全,诚邀贾凤鸣到马坡村传授武艺。贾凤鸣在马建立武学堂,先后收徒百余名,培养了一批武术人才,最为著名的徒弟有傅振嵩、张栋文、张福善、司发祥、宋金有、吴士东、祁生林、贾玉秀,时称“八大徒”。其中傅振嵩根据贾凤鸣、马贵、孙禄堂所传八卦掌的基本原理和动作特点,博采众长,创造出其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阴阳八卦掌、龙形八卦掌、八卦飞龙剑、八卦旋风刀、八卦战身枪,其中龙形八卦手成为马坡八卦掌最具有代表性的招势。 二、马坡八卦掌的武术技能马坡八卦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,主要掌法是八母掌:即单换掌(又称叶地藏花)、双换掌(又称青龙垛爪)、窝身掌(又称玉环绊腿)、顺势掌(又称黄莺掐素)、磨腰掌(又称野马闯槽)、穿袖掌(又称翻背锤)、撩衣掌(青龙缠身)和鹞鹤身掌(又称上下立壮),八母掌每一掌都可生八掌,共六十四掌。动作要求是走转拧翻、身随步走、掌随身变、行走如龙、回转似猴、换势似鹰、威猛如虎、十趾抓地。龙形八卦掌是马坡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傅振嵩博采众长创立,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,以掌法和步法为核心,以丹田之气为根,肩、腰、胯并用;在转中全身一致,步似行云流水。身法要求为拧转、旋翻协调完整,走如游龙、翻转似鹰。手法主要有穿、插、劈、撩、横、撞、扣、翻、托等。能进能退,能化能生,虚实结合,变化无穷。总的来说,马坡八卦掌的特点是手眼身法步高度统一、灵活,行如游龙,掌如穿梭,连绵不断,一气呵成。单换掌、双换掌如游龙吐舌。青龙探抓迎面掌、推胸掌如霹雷闪电。这些技法,可以单用,也可以混用,攻中有防,防中有攻,有四两拨千斤的功力,亦能运全身千斤之力发于手掌,可以正面攻,也可以侧面攻。马坡八卦掌使用的器械有刀、枪、剑、戟等。练法是随走随变、械随身走、身随步换、势势相连,尚有七十二暗脚、七十二截腿之说。马坡八卦掌根植于覃怀大地,节奏明快有力,动作朴实无华,民众练习,不仅可以强身健体,提高身体素质,亦可用于自身防卫。除此之外,马坡八卦掌更为重要的价值是对研究焦作武术文化的发展、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。 2014年广东“傅家拳同学会寻根拜祖访问团“马坡之行(杨帆摄)三、马坡八卦掌的传承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贾凤鸣到河内马坡村传授八卦掌,随着贾凤鸣的高徒傅振嵩南下北上八卦掌又传至南京、广东及东北等地,海外亦有不少傅振嵩的再传弟子,前后经历了110多年的历史,至今已传承五代。(见下图) (一)马坡八卦掌的代表人物贾凤鸣,字岐山,河北保定人,北京名盛镖局镖师,师从八卦掌第一代宗师董海川嫡传弟子梁振甫。贾凤鸣在传统八卦掌的基础上,融入道家养生、健身、防身术,创造了马坡八卦掌。傅振嵩(1881-1953),号乾坤,马坡村人,马坡八卦掌的第二代传人,师从太极拳传人陈延喜、八卦掌传人贾凤鸣。傅振嵩根据马坡八卦掌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特点,博采众长,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阴阳八卦掌、龙形八卦掌、八卦飞龙剑、八卦旋风刀、八卦战身枪等,生前任教于博爱北金村、中央国术馆、两广国术馆、国民体育会、精武体育会、民众教育馆、中山大学等处。其子傅永辉创办广东太极联谊社教授八卦掌等武艺。著名的门徒有梁日初、马日清、王洪、翟荣基、曾国维、李礼操、梁强亚、李煌生、林朝珍、孙宝刚、陶羽、杨景棠、马仁周、何家馨等。编著《傅式太极拳》《斯文体育》。 马坡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傅振嵩像傅永辉,傅振嵩长子,生于1911年,精于八卦掌、四象拳、形意拳、八极拳、虎豹拳等多种拳术,通晓刀、枪、棍、剑等多种兵器。曾任教于燕塘军校、黄埔军校、国民体育会、岭南大学,培养了大批优秀武术人才,知名的麦宝婵、钟国祥、郭运平、邓信平、颜昭丰、陈良等。出版有《傅式龙形八卦掌》,创编《四象拳》。傅永辉的儿子傅铁龙、傅熙龙、傅胜龙、傅文龙都深得父辈的真传,他的女儿傅美兰、傅美勤以及外孙女李淑华分别在省、市武术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或单项冠军,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武术比赛。(二)目前马坡八卦掌的发展状况马坡八卦掌自清光绪年间至今,历有传人,未有继绝。南方广东香港一带传承优于马坡村。目前,马坡村知八卦掌的人不少,但是会八卦掌的却寥寥无几,其主要原因是马坡武术学堂未能延续下来,没有传承场所,学习者都是利用农闲练习。随着马坡八卦掌成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,沁阳市委、市政府开始积极筹划筹资修建马坡八卦掌习武所旧址,选址兴办马坡八卦掌学校。这些措施,将为马坡八卦掌的传承提供有力的保障。本文摘自《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作者简介:靳晔珅(1992-),河南沁阳人,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研究生。图文编辑:丹水湾如果您喜欢焦作覃怀地方文化,请长按下边二维码三秒钟,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,点击关注,就可知道更多覃怀故事哟!版权声明:一、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。二、允许非盈利性转载使用,但敬请注明作者与出处。猜您喜欢:1、非遗||覃怀民俗-婚嫁篇2、陈鑫: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3、覃怀汉民族的忌讳与禁忌4、撒帐(扫床)礼俗及歌谣